周恩来留法时的私生子被曝光

【新唐人2016年01月22日讯】(新唐人记者蓝采详报导)日前,外媒披露中共前总理周恩来留学法国时鲜为人知的风流生活。周恩来不但放荡浪漫,而且与德国姑娘未婚生子,以至于在其1954年出访德国时出现寻亲认父的尴尬局面。

1月21日,海外中文媒体刊登《周恩来批判》一书及其他有关周恩来书籍的相关故事,介绍周恩来鲜为人知的秘史。

文章称,周恩来与德国情人的故事,始传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1954年7月周恩来访东德,接受东德胡包特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忽有一位自称是他儿子的东德男子要与他相会,被他拒绝。

该男子面貌有华人特性,轮廓也像周恩来。据当时西方报纸报导,他是周恩来在法国巴黎留学时,与一位德国女子所生的私生子。该德国女子〝可能是〞德共党员,后离开巴黎返回德国。

〝周恩来在东德有子孙〞的新闻,启发了当时西德《明星》周刊记者海德曼,他以极大的兴趣和耐心,深入〝铁幕〞采访,在东德汉德海根见到了周恩来当年的情人及其儿子的遗孀,后来又在芝远见到了周恩来的孙子。

据海德曼报导,周恩来的情人叫史蒂芬,曾为哥廷根的奥本曼旅店的女仆,1923年周恩来寓居该店期间与之相识,昵称她为格德尔,两人常在附近森林散步。史蒂芬头发深棕色,体态略胖,不久为周恩来生下一子,取名库诺。生下孩子12天后,史蒂芬被旅店老板解雇,回乡下父母家去了,从此与周恩来断绝音讯。

库诺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库诺的妻子改嫁,留下一个孙子威佛利,全名古诺・韦尔来德・周,1954年海德曼去汉德海根采访他才是个10来岁的小男孩。

文化大革命前夕,《明星》周刊记者再访东德,威佛利已长大成人,在一家国营工厂当工人,结了婚,已有两个女儿。威佛利为自己是周恩来的后代深感荣耀,得意地告诉记者:〝我的祖父举世闻名〞。还说工厂的同事都知道这件事。

周恩来留学时的风流生活

文章介绍,周恩来留学期间给朋友写信,常忍不住向他们夸耀欧洲的美色,〝某某女人真漂亮〞,或是〝巴黎真是美极了〞。

刚到法国的时候,周恩来还把自己的照片印在明信片上,寄给国内和日本的朋友:〝朋友多,名胜多,你想来吗?〞有评论说,这即使在70多年后的今天,也仍不失为一种时髦的玩法。

周恩来喜欢跳舞,常去公共舞厅,从不愁没有舞伴。但别的中国学生就不一定像他那样受欢迎,或许是因为没有他的才俊与风度,或许生活压力也比他大。

周恩来虽家境贫寒,在日本求学时一度生活无着寄人篱下,心情也总是烦闷,但赴欧前他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一方面得到南开校董严修和著名律师刘崇佑的资助,另一方面与天津《益世报》商定,作为该报的旅欧通讯员,以稿费贴补生活费用。

由于以上因素,周恩来无须像绝大多数同行的中国学生那样,为解决基本的生计到工厂打那种报酬极低的工,去过那种遭受〝剥削和压榨〞的暗无天日的工人阶级生活,较能以〝小布尔乔亚〞(小资产阶级)的情调去领略和欣赏生活的美,包括对异性美的欣赏。

文章称,周恩来身边那个脾气火暴的朋友蔡和森曾对他发出警告:〝你不该沉湎于美,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双眼应该一直盯在受压迫、被剥削的工人身上。〞

蔡和森是湖南人,曾与毛泽东在长沙发起成立新民学会,据说,他对周恩来声严色厉地呵斥,冲淡了外界美色对周恩来的吸引力。

资料显示,1920年11月7日,周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分别在法国、英国、德国柏林大学考察学习。1922年周恩来从巴黎来柏林,专门从事革命活动。

责任编辑:赵云

相关标签:  周恩来    私生子    

延伸阅读::


from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http://www.ntdtv.com/xtr/gb/2016/01/22/a124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