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元梓反思历史 文革时辞职惹江青暴怒 周恩来发楞

【新唐人2016年05月19日讯】(新唐人记者文瑞综合报导)时值文革50周年,文革初期身份显赫的北京大学红卫兵领袖聂元梓,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人物。文革初始,她带头张贴了第一张大字报,在全国掀起了〝造反运动〞。想不到的是,1967年正值她最风光的时候,竟萌生了偷渡香港的念头。

据香港苹果日报5月19日报导,今年已经95岁的聂元梓居于北京一个小单位,由保姆照料。近日有朋友到访,每当听到有关文革、毛泽东的问题,聂元梓均以〝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来回应,最多只以〝这是历史,让大家来评判算了。〞但她也认为应该反思文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

聂的儿子称,在1967年,聂元梓就萌生要偷渡香港的想法,〝文革一开始,已超出她的想法〞。因为文革造成的可怕后果让聂元梓始料未及。

据报导,聂元梓看见身边〝战友〞被批斗得很惨,甚是不忍,当时身任北京革委会副主任的她便向江青及周恩来请辞,〝(周恩来)也愣了,江青马上跳起来:‘树立了典型,好家伙,你不干?’〞

多年来聂元梓接受过无数次采访,她在讲述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文革,并着有自传《聂元梓回忆录》。

她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谈及当年有偷渡的想法,〝文革中,1967年夏末我就想从深圳游海去香港。〞她说:〝当年我想,唯一的出路就是一走了之。我得把孩子也带走。我问他能游多远?他只能游一千米,那怎么行!再想办法吧,这样就拖下来了。〞

聂元梓说:〝整个文化大革命,我就干了一件事:牵头写了一张大字报。这张大字报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声誉、高帽;同时也使我后半生招来了无穷尽的挫折与磨难。〞她说:〝没想到运动越搞越大,越搞越乱,越来越难以理解。这哪里是文化革命啊?是一种无政府状态。〞

聂元梓写的大字报始发于1966年5月25日,在进驻北大蹲点的康生的妻子曹轶欧授意下,聂元梓与哲学系另6名教师在北大食堂共同张贴《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

这张大字报被毛泽东称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1966年6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大字报全文。从那以后,全国上下兴起了造反运动,以及不记其数的各类〝武斗〞。

1966年8月18日早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聂元梓。聂元梓从此声名大噪,她和清华大学的蒯大富、北京航空学院的韩爱晶、北京师范大学的谭厚兰以及北京地质学院的王大宾统称为北京造反派〝五大领袖〞。

1978年4月19日,聂元梓被捕入狱。1983年3月,57岁的聂元梓被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诬告陷害罪判处17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4年。1984年6月她准保外就医,1986年获得假释。

责任编辑:王馨宇

相关标签:  文革名人    聂元梓    大字报    红卫兵领袖    偷渡香港    

延伸阅读::


from 新唐人电视台 - 全文推荐 http://www.ntdtv.com/xtr/gb/2016/05/19/a1267433.html